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自动化学院围绕“铸魂强师担使命,凝心聚力建新功”主题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即开展一次“教师节”打卡墙氛围营造、举办一场“教师节”表彰大会、举行一次“师德杯”传递仪式、举办一次“致敬·光辉韶华”荣休仪式、组织一次“展望·共绘未来”青年教师授校徽。
【“教师节”打卡墙氛围营造】

学院特定制“教师节”主题打卡拍照墙、献花献礼墙,旨在用光影定格师生美好瞬间,记录师生间温暖情意。这面饱含敬意与心意的墙面,是学院对全体教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崇高礼赞。
【教师节表彰大会】
9月10日下午,自动化学院举行庆祝2025年教师节表彰大会。党委书记孙华强、院长李伟林、党委委员李爱军、学院老一辈优秀教师代表刘卫国教授,以及受表彰教师、青年教师及学生代表参会。大会由孙华强主持。
大会第一项 ,李伟林宣读学院2025年教师节表彰决定。本次大会共表彰74 名优秀教师, 包含学校集中表彰人员8名,以及学院本科生教学工作 、研究生教学工作 、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育人工作等先进个人66名 。

李伟林在致辞发言中代表学院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并向受到表彰的教师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学院过去一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展现了更加蓬勃发展的精气神。下一步,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目标任务,锚定学校“一十百千”新的发展目标,在学校党委的坚实领导下,紧紧围绕核心指标落实,以学科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保持高质量、高水平、高速度的高位发展总基调,为学校、学院发展汇聚良好势能。

大会第二项进行颁奖典礼。 在欢乐的乐曲声中,学院老一辈优秀教师代表 刘卫国 教授和出席表彰大会的院领导依次为 受表彰 优秀教师代表颁奖并合影。学生代表也以献花感恩的方式向学院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

孙华强 在致辞发言中代表学院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并向受到表彰的教师表示热烈祝贺。他 说, 学院党委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推进党建与业务互融互促,确保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希望全体教职员工 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对标学校发展目标,以团结奋斗、踔厉奋发的精气神,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师德杯”传递仪式】
大会第三项,开展“师德杯”传递仪式。为更好传承学院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尚师德风范,激励更多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学院邀请了老一辈优秀教师代表刘卫国教授为青年教师代表赵世杰传递“师德杯”。

一座小小的“师德杯”,既承载着优良的师德师风传统,也寄托着一代代自动化人育才报国的决心与希望。刘卫国教授回顾了自己四十余年的执教生涯,他表示,学生是教师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希望青年教师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深耕教学科研,用心关爱学生、关心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他勉励大家依托学院资源优势,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身素养,为学校、学院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师德杯”传承的既是一份荣光,承载的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赵世杰在表态发言中表示,青年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传承者,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在科研攻关中勇攀高峰,坚持传承和弘扬“哈军工”优良传统,在言传身教中立德树人,做到心系教育、精于讲堂、情怀学生,在建设一流学院的征程中,书写属于青年教师的时代答卷。

【“致敬·光辉韶华”荣休仪式】
大会第四项,为退休教师举办荣休仪式。为进一步加强学院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育人氛围,9月10日,自动化学院为退休教师侯明善老师、吴娟老师举办荣休仪式。仪式上,院长李伟林、党委书记孙华强分别为两位老师颁发荣休证书、定制纪念章,学生代表献花感念师恩,并合影留念。

孙华强代表学院感谢了两位老师对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希望两位老师以后能继续关注学校、学院发展,分享个人丰富教学科研经验,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展望·共绘未来”青年教师授校徽】
大会第五项,为新进青年教师授校徽暨赠书仪式。孙华强在表彰会上宣读了学院近一年新进青年教师名单,并向师生简要介绍了学院的“新生力量”。同时,为增强青年教师校史院情教育以及爱院荣院情怀,学院教授代表、领导班子成员及党委委员代表,分别为新进青年教师授校徽并赠送书籍《军工添翼—哈军工空军工程系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史话》。希望通过这本书,鼓励青年教师深入学习校史、院史,并从中赓续“哈军工”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始终秉持家国情怀,做有温度的西工大人。

大会最后,孙华强面向全体教师传达学校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并开展警示教育,全面宣贯了学校安全教育第一课相关内容及要点。希望全体教师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学科研等全过程工作,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并持续做好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强化责任担当,为学校“一十百千”发展目标和“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的实现贡献积极力量。

(撰稿:杜彤彤;摄影:焦健;审核:孙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