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28日,由CAA能源互联网专委会、CAAI智能自适应协同优化控制专委会、CAA工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委会、工信部等单位合力指导,西北工业大学信息物理系统控制与安全研究所、西安市信息物理融合电力运行控制重点实验室、信息物理融合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自动化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等单位联合承办,信息融合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工业大学科协等单位集体协办的第八届CPS控制与安全前沿论坛(F2CPS2’25)在西安大唐西市酒店顺利举行。本次国际论坛设CPS控制与安全论坛、具身智能系统论坛、自主安全协同论坛以及国际前沿直播讲坛四个板块,吸引了来自国内外500余人次的专家学者及高校师生积极参与。

9月27日,论坛正式开幕。开幕式由潘泉教授主持,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李伟林和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弋英民分别致辞,回顾了论坛的发展历程,并高度评价其在学术交流与成果推广中的重要作用。经过八年的发展,该论坛已成为CPS控制与安全领域具有特色与影响的高端学术平台,本次论坛也将进一步促进信息物理系统在鲁棒控制、自主安全、人工智能、优化学习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27日上午,在学术报告环节,IEEE/IFAC Fellow、南京大学周克敏教授分享了“高性能鲁棒控制”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一个解决高精度跟踪和强抗扰高性能鲁棒控制问题的框架和可能的方向。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 TNNLS主编、重庆大学宋永端教授作题为“智能元素驱动的非线性PID”的报告,从传统PID控制开始、讲述它蕴含的智能,以及非线性PID控制的特点和优势,并介绍了其潜在应用。

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级领军人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梁炜研究员探讨了“从无线角度思考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问题”,分析了无线角度下工业CPS可能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以及解决方案。

CAA会士、华南理工大学邓飞其教授则围绕“Stability Analysis of Networked Stochastic Systems with Time Delays under Deception Attacks by Sampled-Data Control”展开报告,讲述了运用采样数据控制策略,解决非线性耦合和欺骗攻击下的时滞网络随机系统(NSSTD)均方指数稳定性问题。

随后,由国家级领军人才、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准钆教授主持并开展了以“控制、智能与安全”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学术交流,周克敏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东北大学杨东升教授,IEEE Fellow国家级领军人才、安徽大学张兴义教授以及国家级青年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张萌教授等进行交流,探讨了控制、智能与安全的前沿发展方向,国家级领军人才、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罗均教授等人积极互动发言,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27日下午的“具身智能系统论坛”环节,聚焦智能机器人、视觉检测、手术机器人、神经网络与智能集群等前沿方向。国家级领军人才北京工业大学韩红桂教授、湖南大学刘敏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边桂彬研究员、广东工业大学何昭水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湖南师范大学肖林教授以及电子科技大学梁洪晶教授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了具身智能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自主安全协同论坛”围绕航天器自主安全控制、隐私保护、分布式估计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等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国家级领军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庆雷教授、南京理工大学马倩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赖际舟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苏厚胜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香港城市大学刘璐教授以及兰州大学金龙教授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深入分享了研究成果,探讨了自主智能协同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




国际前沿直播讲坛由西安交通大学副院长鄢超波以及西安理工大学院长助理张新雨主持,包括新西兰工程院院士、梅西大学教授Ruili Wang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Changyun Wen教授,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挪威科技大学Shen Yin以及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英国利物浦大学Chenguang Yang等报告,进行了跨国界的学术分享与国际交流。
本届论坛汇聚了国内外控制与安全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围绕CPS控制与安全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入研讨,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在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领域的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除本校师生外,来自香港城市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多所知名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了学术交流与合作。
(撰稿人:赵子明,摄影:梁帅;审核:王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