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西北工业大学AI+医学影像前沿学科论坛会议通知

2022年10月24日 17:24  点击: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医学影像等临床诊断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变革的契机。人工智能医学影像产品为代表的诊断服务成为了当前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口。时今,数据、算法和算力呈爆炸式增长,如何为医学影像赋能成为业界和学科发展的热点议题。

为促进西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加强各高校研究所以及企业间的交流,针对人工智能、医学图像处理等领域中的前沿和关键问题,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和信息融合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将于2022年10月25日以线上形式腾讯会议举办“AI+医学影像”学科论坛和相关学术方向咨询研讨活动。

本次论坛围绕智能医学影像的临床应用以及临床中待解决的问题,智能医学影像的核心算法、理论模型、评估等研究进展,力求展现当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学研究和应用的前沿与热点。论坛邀请了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发展与创新作主题演讲,全方位讨论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的研究背景、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发展技术路线,追踪学科发展新动态,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推动我国智能医学影像事业向前发展。热忱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本次论坛交流讨论,共同助力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学科发展。

本次论坛的议程及时间平台安排如下所示:

时间:10月25日上午08:30——12:00下午14:00——18:00

平台:腾讯会议

10月25日会议ID:821 818 301

主办:西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

承办: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信息融合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一、大会主席

韩军伟教授

韩军伟,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IEEE Fellow,国家级领军人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类脑计算、遥感影像解译等。在领域顶级期刊/会议如:Proceedings of the IEEE,IEEE TPAMI,CVPR,MICCAI等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论文被引用2.4万次。3篇论文入选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获2021年度IEEE GRSS Highest Impact Paper Award(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最有影响力论文奖)、国际期刊IEEE TCSVT 2021最佳论文奖、国际会议IEEE BIBM 2018最佳论文奖,国际会议ACM Multimedia 2010,MICCAI 2011和ICME 2016最佳学生论文奖提名。培养多名博士生/博士后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高被引科学家等。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7项省部级科技奖。担任IEEE TPAMI、《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多个国内外期刊编委,任国际会议如:CVPR等的领域主席。

赵世杰副研究员

赵世杰,西北工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脑网络分析、医学图像处理、深度学习算法等研究工作。在领域顶级期刊/会议如:IEEE TMI,Medical Image Analysis,MICCAI,ACMMM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ICME 2016最佳学生论文提名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担任医学图像计算青年研讨会(MICS)常务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会视觉认知与计算专委会委员等多个学术兼职;担任第八届医学图像计算青年研讨会(MICS 2021)共同程序主席、医学图像会议顶会MICCAI2022通讯主席;担任IEEE TMI、自动化学报、IEEE JBHI、IEEE SMCA等10余个期刊审稿人。

二、特邀专家

尧德中教授

尧德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始院长,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医学中心主任,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院长,神经信息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脑电联盟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任IEEE Trans NSRE等6本国际期刊编委或副主编, 第20次国际生理心理学(IOP)大会主席。长期从事脑电和脑智相关研究,创立了脑电的零参考技术,被写入国际电生理联盟指南和国际脑成像组织白皮书;倡导建立脑器交互学(Bacomics)学科,获得同行初步认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美国医学生物工程院Fellow,Elsevier 2014-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曾获国际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科学学会Roy John Award、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报告题目:基底节调控全面性癫痫的理论:来自脑成像和计算神经科学的证据

李远清教授

李远清,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IEEE Fellow、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广东省南粤百名杰出人才培养工程人选、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IEEE TFS,IEEE THMS等国际期刊的副主编。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脑电与fMRI信号分析、脑机接口等。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科技部863课题等多个项目,获批中国发明专利10多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报告题目:基于脑电的脑机接口范式探讨

郑海荣研究员

郑海荣,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医工所所长、Paul C. Lauterbur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IEEE高级会员。担任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委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中科院健康信息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以及IEEE T-UFFC等多个国际期刊副主编/编委,IEEE EMBS Shenzhen Chapter Chairman、2015 IEEE-IUS组委会成员。研究方向为多功能超声,分子影像与医学成像仪器、脑成像与功能调控技术。在PNAS、PRA、APL、IEEE Trans.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SCI/EI收录100余篇次,授权专利20余项。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何梁何利青年科技创新奖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报告题目:数据驱动的智能磁共振成像

明东教授

明东,教授,天津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医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医学部执行主任,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生物医学工程首席教授,卫健委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智能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IFESS Life Member、IEEE-EMBS天津分会主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聚焦于新一代神经工程学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以脑-机交互为研究主线,重点面向特种医学与人机工程、物理医学与康复工程等重大领域的工程应用,主持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重点项目等20余项课题,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获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转化医学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报告题目:高梯度弥散磁共振成像与脑结构在体解析

曾令李教授

曾令李,博士,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获得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入选湖湘青年科技英才。主要从事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承担科技创新2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课题多项,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Highlight), Brain(Cover paper), IEEE TPAMI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在Springer出版英文专著1部。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科技创新团队奖,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报告题目:脑影像模式识别的研究进展

胡斌教授

胡斌,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任教育部计算机学科教指委委员,科技委委员,ACM中国分会执行委员,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客座教授等,IEEE TCSS主编,IEEE TAC编委。研究方向为情感计算,可穿戴计算,心理生理计算。发表会议、期刊论文4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项欧盟和英国数字化精神健康项目等重大项目,获发明专利授权21项,核心技术获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获甘肃省专利发明人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中国侨界创新人才奖等,入围科睿唯安2020年高被引科学家,被评为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报告题目:心智工作机制量化理论、方法及感知技术

贺永教授

贺永,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教授、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神经影像大数据与人脑连接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教授、课题组长,兼任美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国际人脑影像组织会员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神经影像与人脑连接组学。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合作项目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担任6个国际期刊副主编或者编委。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包括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PNAS, Brain,Cerebral Cortex等顶尖期刊的论文。2016年和2017年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名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等。

报告题目:精神疾病的脑影像连接组大数据研究

张道强教授

张道强,张道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际模式识别协会会士(IAPR Fellow)。担任中国图学学会图学大数据专委会副主任等,任Pattern Recognition、Intelligent Medicine、自动化学报等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医学图像分析,脑机接口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引12000余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2014-2019连续6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


报告题目:脑影像智能计算及其若干应用研究进展

卢洁教授

卢洁,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放射与核医学科主任。主要从事脑功能与分子影像学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在Neuron、PLOS、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期刊发表SCI文章70余篇;参编(译)著13部。主编国内首部PET/MR专著《一体化PET/MR操作规范和临床应用》。曾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报告题目: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像的人工智能研究

白翔教授

白翔,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IAPR Fellow。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文档分析等。已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一流国际期刊和会议如PAMI、CVPR等发表论文80余篇,连续8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曾获IAPR/ICDAR青年学者奖。现任期刊IEEE Trans. PAMI,Pattern Recognition,自动化学报等编委。曾担任CVPR、AAAI、IJCAI、ICPR等国际会议的领域主席/资深技术程序委员或竞赛主席10余次。


报告题目:新冠肺炎智能辅助诊疗若干问题研究

许敏鹏教授

许敏鹏,天津大学医工院副院长,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强国青年科学家”称号获得者,IEEE senior member。目前担任中国电子学会智能人机交互专委会副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脑-机接口,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ngineering、NeuroImage、IEEE TBME、JNE等国内外脑-机接口与神经工程领域重要学术期刊或会议集发表论文50余篇,获中国、美国等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学术论文获IOP China Top-Cited Paper Award,IEEE TBME封面论文、JNE高亮论文。获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首届青年学者奖”,世界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技术赛一等奖,黄家驷生物医学工程奖,天津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

报告题目:脑机接口——从手机到脑机

三、会议日程安排:

20221025日上午

腾讯会议:821-818-301

时间

会议安排

主持人

0830- 0840

林鑫副主任 致辞

韩军伟

0840- 0920

基底节调控全面性癫痫的理论:来自脑成像和计算神经科学的证据

尧德中(电子科技大学)

0920- 1000

基于脑电的脑机接口范式探讨

李远清(华南理工大学)

赵世杰

1000- 1040

数据驱动的智能磁共振成像

郑海荣(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1040- 1120

高梯度弥散磁共振成像与脑结构在体解析

明东(天津大学)

杜磊

1120- 1200

脑影像模式识别的研究进展

曾令李(国防科技大学)

20221025日下午

腾讯会议:821-818-301

1400- 1440

心智工作机制量化理论、方法及感知技术

胡斌(兰州大学)

胡新韬

1440- 1520

精神疾病的脑影像连接组大数据研究

贺永(北京师范大学)

1520- 1600

脑影像智能计算及其若干应用研究进展

张道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600- 1640

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像的人工智能研究

卢洁(首都医科大学)

张拓

1640- 1720

新冠肺炎智能辅助诊疗若干问题研究

白翔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1720- 1800

脑机接口——从手机到脑机

许敏鹏(天津大学)

20221026-27

0830-1810

学科发展研讨

注:报告顺序会因专家日程略有调整。

上一条:第三届先进控制与智能系统前沿论坛通知 下一条:西北工业大学第四届“AI+遥感”学科论坛通知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20 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